情绪低落,注意力下降,吃啥都不香……你以为只是睡眠不足导致的吗?很可能是患上了抑郁症!千万别觉得还年轻,扛扛就过去了。数据显示,全球只有不到一半的抑郁症患者接受了有效治疗,每年有80万人因此自杀。
除了抑郁症,焦虑症、精神分裂症等也是常见的精神疾病。在我国,成人精神疾病的总体患病率已超过17%,疾病负担位列非感染性疾病负担之首。如何合理地使用药物进行治疗,减少副作用,提高药物效果,降低治疗成本,成为治疗的重中之重。
精神类疾病的常见类型
抑郁症:是一种由多种原因导致的以持续情绪低落为主要症状的精神疾病。全球患者高达3-4亿,但只有不到一半的人接受了有效的治疗,每年有80万人因抑郁而自杀。
焦虑症:是一种以焦虑情绪体验为主要特征的神经症。全球焦虑症患者约2.76亿,中国超过4000万人。
精神分裂症:是一种病因复杂、临床表现异质性的慢性致残性疾病,影响到全球约0.28%的人群。近30年的时间内,精神分裂症的患病率上升了近4倍。
癫痫:俗称”羊角风”或“羊癫风”,是一种由多种病因引起的慢性脑部疾病,以大脑神经元过度放电导致反复性、发作性和短暂性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常为特征。在中国,癫痫已经成为神经科仅次于头痛的第二大常见病。癫痫患者的死亡危险性为一般人群的2~3倍。
精神类疾病的治疗成为公认难题
精神类疾病的治疗周期长,且难治愈。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电休克治疗(MECT)、心理治疗、职业治疗、物理治疗、药物治疗等。其中,药物治疗是首选,但存在无效率高、不良反应多、疗程长的难题。
据统计,在精神分裂症患者中,约有30-50%的患者对抗精神病药的反应不佳;在抑郁症的治疗中,仅有不到45%的患者在足量足疗程的抗抑郁药物治疗下,临床症状能完全缓解。
抗精神病药物不良反应较多,典型的不良反应包括肝毒性、过度镇静、锥体外系反应(EPS)、代谢内分泌失调等,严重时伴有致死性风险(如QT间期延长,粒细胞缺乏症,恶性综合征等),应当引起足够重视。
在治疗周期方面,控制症状加上巩固、维持治疗至少需要6-12个月,如果药物使用不合理,剂量不正确,将大大延长治疗时间,增加患者的痛苦时间和医疗负担。
如何合理用药?基因检测告诉你
为何“同样的病同样的药,你用有效,我用无效”?除了患者的年龄、性别、并发症、病程、环境之外,遗传因素是重要的原因。
药物反应个体差异影响因素
传统的精神类疾病诊断治疗,没有考虑遗传因素。用药往往从小剂量开始,直到病情控制良好。药物和剂量大多是在用药后,才能判断是否适合此病人。甚至,有少数病人接受长期的药物治疗,一直使用着不正确的剂量。所以,不是药物治疗没效果,而是没用对方法。
通过检测药物疗效、不良反应相关的基因多态性,可以为精神类疾病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及剂量,提高药物治疗效果,避免药物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,缩短临床摸索时间,显著降低治疗成本。
基因检测成为精神类疾病个性化治疗的关键
基因检测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
根据基因检测结果,可为患者选择合适的药物,提高药物治疗效果。
有一个典型病例:一名19岁的大一男生存在被害及夸大妄想、言语紊乱、思想松弛、缺乏疾病自知力的症状,入院时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。医生用奥氮平治疗,逐渐加量至20mg/d,联用氯硝西泮改善伴发焦虑。然而治疗无应答,在长达3个月的时间内持续存在显著的精神病性症状。此外,患者的体重增加3.5kg,并出现了血脂及血糖异常。最后患者接受了基因检测,提示其为奥氮平快代谢者。医生没有继续增加奥氮平的剂量,而是换用了阿塞那平。3周后,患者病情显著改善出院,数天后即重返校园。
基因检测避免药物不良反应
用药前的基因检测能做到早发现、早预防,避免不良反应特别是严重不良反应的发生。
以常见精神性药物卡马西平为例:FDA(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)已批准在卡马西平药品说明书中,增加汉族及东南亚裔人群在服用卡马西平前进行HLA-B *1502等位基因筛查的建议,阳性个体应慎用,以避免出现严重的皮肤毒性反应。
在FDA批准的药品说明书中,已有多种精神科用药明确了药物基因组学的信息。如抗抑郁药西酞普兰相关基因CYP2C19和CYP2D6,卡马西平、苯妥英的相关基因HLA-B*1502,氯氮平、利培酮、帕罗西汀、氟西汀、文拉法辛相关基因CYP2D6等。
核酸质谱技术助力精神科精准用药
DP-TOF飞行时间质谱检测系统
目前,迪谱诊断应用核酸质谱技术,已经开发出抑郁症、焦虑症、精神分裂症、癫痫四类疾病合理用药基因检测的试剂盒,覆盖4大类疾病共41种药物,14个基因、24个位点的检测。
核酸质谱技术方法经济高效,可一次检测实现上述四种常见精神类疾病药物相关基因的分型;检测结果稳定重复性好,准确度高,1~2个工作日内出报告;适用于包括EDTA抗凝血、口腔拭子等各类型样本,能为精神科精准用药提供切实依据。
适用人群
在精准用药的前提下,遵循“规范治疗,坚持治疗,持续治疗”的原则,让社会各界都了解精神卫生、摒弃偏见和误解,就能为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人带去一缕阳光和温暖。